1月17日上午,松滋市涴市镇大口村六组,福林家庭农场的温室大棚里春意盎然。
(资料图)
几名村民分工明确,有的填充基质,有的移栽幼苗,有的放置托盘,他们有条不紊地穿梭在大棚间。一株株青翠欲滴的幼苗在帮工村民手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这一大棚苗栽完就可以安心过年了吧!”荆州市农业农村发展中心一行人一边向农场主熊福林了解去年收成情况和今年的规划打算,一边针对其需求给予指导和服务。
“冬闲人不闲,人勤地不荒。这4万多株西瓜苗和黄瓜苗,再过一个月就可以交付订单,4万元进账就是兔年的‘开门红’!”熊福林笑着说,“我们还为春耕生产提前做好了一系列准备,不仅培育了幼苗,还修葺了大棚、翻耕了土地,备全了肥料。”
51岁的熊福林祖祖辈辈在长江岸边,以捕鱼为生。2020年7月,长江禁捕后,虽然心有留恋,他还是选择告别相伴了大半辈子的渔船、渔网。
凭借政策支持、资金补助和技术指导,熊福林顺利完成从渔民到农民的转变。他在大口村承包了田地,搭起了大棚,驾起了农机,种起了果蔬,办起了家庭农场。半年时间,他便从“金土地”获利20万元。
2021年,熊福林尝试扩大规模,流转了700多亩土地,新建40个大棚,带动周边村民在农场帮工。为了打开销售市场,他积极与省外朋友联系,拓展广州、深圳等地的销售渠道,组织周边农户把瓜果蔬菜售卖至其他省市。当年,熊福林纯收入达80余万元,为了奖励自己,他还购置了一辆新车。
2022年,熊福林信心倍增,流转了1400亩土地,新建了60多个大棚,并将农场的基础设施进一步提档升级。
“现在我坐在办公室通过探头就能看到大棚里内的动态,只需动动手指就可以实现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新建的冷库可以保证瓜果蔬菜的鲜度……”熊福林将家庭农场近年的变化娓娓道来。
时过境迁,熊福林从过去靠水吃水的渔民,转变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致富领头雁。2022年,熊福林的家庭农场年纯收入超过130万元,带动近百户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带领大家一起致富。
58岁的许汝贤是熊福林聘请的农工队长。许汝贤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家里20亩地种植冬瓜、南瓜,年收入3万余元;在家庭农场帮工,一年可收入3万余元。两者相加,家庭总收入可达7万余元。
“以前外出打工无暇顾及家里,现在我们在农场帮工,不仅把生活安排得很好,总收入也不比在外打工差!”许汝贤说,福林家庭农场打开了村里农产品的销路,也改善了附近村民的生活。
这几年,熊福林四处学习考察取经,主动参加市场主体培训,不断推动家庭农场农业生产提质增效。从禁捕上岸前的“愁上心头”,再到田间大棚里的“舒展眉头”,熊福林的生活越过越精彩。
“今年我们还将建设标准化的育苗基地,让农场产品一年四季不断档,要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熊福林望着波光粼粼的江面,描绘着新年的发展蓝图,眼里满是期望。
记者 安娇姣 通讯员 伍健 张勇
编辑:鲁春雪
审核:杨眉
终审:程亮
往期阅读
◆赞!超300万人次打卡荆州过年◆叶青:荆州,已进入新的里程碑!
◆这个春节,荆州频频被全国主流媒体关注!人民日报、央视、学习强国、新华网……
◆全国示范!荆州这几地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