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受宏观经济弱复苏和企业盈利弱增长影响,涵盖100只样本股的创业板指连跌4个月,这或是戴维斯双杀现象的重演,其间,“减仓+防御”的组合策略易成机构共识。
创业板“成指弱+综指强”现象凸显
农历兔年开盘,创业板指冲高年内峰值2661点,其后震荡下行,今年以来跌幅达5.33%,本月或将试探去年4月的谷底2122点的支撑。
将创业板指走弱归咎于沪强深弱格局,或许只窥见冰山一角。诚然,中特估概念横空出世,让央企权重占比较大的中字头成为逆势上涨板块,年内涨幅逾13%。中字头风格板块总市值逾十万亿元,涵盖130只样本股,其中仅有两只深市股票中国广核(行情003816,诊股)和中油资本(行情000617,诊股)进入名列总市值前30位,分别排名第19和第29位。可以说,沪综指年内上涨3.73%,中字头概念为最大推手。
不过,创业板指走弱主因是机构配置均衡化,重新平配“低估值+低涨幅+低配置”的前期冷门板块。同样是失守250天均线,创业板指失守时间长达72天,年内跌幅为5.33%;全市场指数创业板综(399102)失守26天,今年以来上涨5.98%,远强于同期上涨3.73%的沪综指。
创业板“成指弱+综指强”的现象,是今年A股的缩影。类似行情多数出现的所谓结构性牛市“一九格局”结束之时,往往是旧核心资产股式微,新龙头不足以撑起牛市。今年以来,人工智能概念指数一骑绝尘,年内涨幅达约38%,至今总市值才6.8万亿元。
高估值还需盈利高成长来支撑
截至周四,创业板指、科创50和恒生科技指数与历史峰值相比,分别缩水45.4%、39%和67%。主因不仅有A股本土偏好带来的估值高企和IPO扩容导致的供给失衡的因素,更因蓝筹盈利扩张能力难以与苹果、微软等美股巨头相媲美。
目前,标普500静态市盈率为24.4倍。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策略师Lori Calvasina本周将标普500指数成份股每股收益预期,从200美元上调至213美元,对应市盈率降至19.8倍。创业板和科创板静态市盈率分别为36.6倍和40.6倍,今年一季度整体盈利同比增幅分别为+3.55%和-53.57%,如此高估值之下并无盈利高成长来支撑。
同时,A股涨幅与宏观经济增速多是弱相关。据统计,全球疫情暴发后,中国经济2020—2022年三年年均增长4.5%,明显高于世界2%左右的平均水平。自2020年以来,截至周四,以周期股为主的沪综指累计涨幅为5.1%,MSCI全球所有国家指数和标普500分别上涨约14.4%和29.4%。
短期来看,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去年上涨8.55%,今年继续升值约3%,汇率因素叠加全球地缘政治风险,让热炒中国资产的潮流难以形成。更为重要的是,昔日A股牛市多因散户投机风格主导下的流动性溢价,随着沪深京三大市场的竞赛式扩容和流通市值的剧增,散户市红利被稀释。
经济弱复苏题材股逞强
美股缘何长牛?主因是美股科网巨头盈利屡超预期,多数享受创新红利、垄断红利。截至周五凌晨,美股总市值排名前十的股票平均涨幅为55%,远强于同期上涨约10%的标普500指数。其中,总市值升到第五的英伟达以170%的涨幅领涨,惟一下跌的股票为总市值排名第九的联合健康,年内跌幅为6.03%。
相比之下,A股总市值前十位的股票年内平均涨幅为8.38%,同期沪综指上涨3.73%;最近20个交易日的平均跌幅为3.69%,同期沪综指下跌4.35%。A股权重股并未跑赢大盘太多,近期甚至拖累大盘。中特估板块指数5月8日挂牌上市,次日冲高至1053.66点,至5月25日的最大跌幅为13.7%。
从宏观数据来看,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自去年7月以来持续同比负增长,最新1~4月的同比降速为20.6%,仍在20%的高风险区。前四个月,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盈利同比下降87.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下降99.4%。上游原材料加工利润萎缩,显示本轮刺激经济政策并未迎来类似2009年的逆转效应,部分钢铁煤炭股或进入盈利亏损期。
谨慎来看,经济弱复苏和股市弱反弹将延续较长时间。而前期热门股遭遇盈利和估值降的戴维斯双杀效应,正是宏观经济弱复苏和企业盈利弱增长时期的常态,其间,“减仓+防御”的组合策略易成机构共识。
(本文已刊发于6月3日《红周刊》,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红周刊》立场,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