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银川6月18日电(记者刘海、谢建雯)站在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照区的一座沙丘上,风卷着热浪和沙尘扑面而来,29岁的也门小伙孟实眺望着环绕保护区的“绿色长廊”,感受着中国为防治荒漠化所做的努力,思绪万千。
“如果不是亲眼看到,我很难相信下面的这片绿洲曾是沙漠。也门属于阿拉伯半岛国家,我们也有沙漠,也需要通过治理来保护人们的生产生活不受沙害威胁。在这里,我看到了很好的榜样。”这位在宁夏医科大学就读临床医学的留学生说。
宁夏灵武市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资料图)
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毛乌素沙地边缘,是宁夏引黄灌区与沙漠“抗争”的前沿,这里曾是一片“空中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的贫瘠之地。自1953年建立防沙林场至今,一代代治沙人艰苦奋斗,植树播绿,累计完成治沙造林68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1%,在毛乌素沙地西南边缘构筑起一道南北长约60公里、东西宽20到30公里的“绿色长廊”,挡住了沙漠的南移西扩,保护了黄河的生态安全。
留学生在宁夏灵武市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扎草方格。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前夕,宁夏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组织来自泰国、津巴布韦、巴基斯坦、也门等14个国家的30多名留学生来到白芨滩聆听防沙治沙故事,感受荒漠化治理的中国智慧。
“荒漠化治理是一个全球命题,我们希望提高学生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同时也让他们了解中国建设人类美好家园的决心和所做的努力。”宁夏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单彬说。
27岁的泰国女孩冯钰华第一次看到沙漠,风中凌乱的发丝、被风沙吹得睁不开的眼睛、徒步沙漠的艰难……短暂震惊于眼前从未见过的景色,她感受更多的是原始沙漠自然环境的恶劣和残酷。
“如果我们不保护这片土地,沙子就会入侵城市,进入河流,这将让人们的生活很难过。沙漠对我来说既新鲜又复杂,我从来不知道沙漠会产生这么大的潜在危害。”冯钰华说,她感受到了治理沙漠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比起冯钰华对沙漠的陌生,孟实对治沙技术极为感兴趣。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他一手拿麦草、一手拿铁锹,认真重复着放麦草、扎麦草、拢方格的动作,一个个草方格扎得有模有样。作为一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网状的草方格如同沙漠微型防护带环环相扣,在沙丘上连成一片,蔚为壮观。
“扎草方格很费力气,也很有挑战。我从来不知道麦草还可以用来固定沙子,既便宜效果又好。听说这里的沙漠变绿洲经历了好多年,这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治沙精神很让人受鼓舞。”孟实说。
孟实与他扎的草方格合影。新华社记者 谢建雯 摄
据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王兴东介绍,经过治沙造林的实践探索,白芨滩从最初的扎草方格治沙,逐渐形成以草方格固沙技术为核心,多种先进适用技术相配合的“1+4”治沙造林“技术套餐”,曾经生命匮乏的不毛之地已逐渐恢复生物多样性,区域内分布有沙生植物311种、动物129种。
为了更好了解中国防沙治沙成果,留学生们还参观了“三北”防护林工程·中国防沙治沙博物馆。博物馆设置了沙漠印象、沙化危机、沙漠宝藏、与沙共舞、白芨滩的故事五个展厅和放映厅,传承防沙治沙历史,展示防沙治沙成就,推广防沙治沙技术,总结防沙治沙经验,讲述了当地人如何为沙披绿、点沙成金的故事。
作为治沙故事的主角之一,70岁的全国治沙英雄、“人民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王有德现场热情接待了这群留学生。“小时候沙害严重,被逼得没办法了,整个村子只好搬迁。所以后来一心一意防沙治沙、保护生态,立志宁肯掉下十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要让沙漠披绿生金,变成果园、农田,帮助群众致富增收。”王有德说。
来自津巴布韦的戴维斯·穆纳什听了治沙英雄的故事备受鼓舞。这一趟沙漠之旅,他和同学拍了很多照片。“这次活动真的很有意义,我看到了中国为保护地球所做的巨大努力,这种中国智慧、中国理念值得全世界学习。”他说。
标签: